物理性變應性
物理性變應性是一種由寒冷,日光,熱或輕微創傷等物理刺激所引起的變態反應癥狀和體征。多數病例潛在的發病原因不明確。
- 目錄
-
1.物理性變應性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物理性變應性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3.物理性變應性有哪些典型癥狀
4.物理性變應性應該如何預防
5.物理性變應性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物理性變應性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物理性變應性的常規方法
1.物理性變應性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多數病例潛在的病因不明。有時藥物或局部因子包括某些化妝品可誘發光敏感性。有些病例對寒冷和日光的敏感性可通過含特異性IgE抗體的血清被動地傳遞,提示存在一種由物理因素所改變的皮膚蛋白作為抗原參與的免疫機制。近來發現在一些寒冷所致蕁麻疹病人中有IgG和IgM自身抗體,提示存在另一種機制.少數寒冷所致癥狀的病人其血清內含有冷球蛋白或冷纖維蛋白原,這些異常蛋白可能與某種嚴重的潛在疾病有關(如惡性病變,膠原性血管疾病,慢性感染)。寒冷可使哮喘或血管運動性鼻炎加重,但寒冷所致蕁麻疹不屬于任何已知的變應性傾向。
據調查,約一半特發性病例其敏感性可由血清被動傳遞,熱敏感性通常引起膽堿能性蕁麻疹,后者在同一病人也可由體育鍛煉,情緒緊張或任何刺激出汗的因素引起。膽堿能蕁麻疹似由于對乙酰膽堿異常高的敏感性所致。
2.物理性變應性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本病最主要的并發癥是瘙癢。
瘙癢病原因復雜,實驗證明,犬的皮膚存在癢感的感受器,并通過神經末梢傳向大腦。患部組織胺的釋放能促進癢感。抓癢因壓痛有止癢作用,但又促進釋放更多的組織胺,加重癢感,形成癢--抓的惡性循環,導致更為嚴重的皮膚損傷和炎癥。中醫認為,風邪、濕邪、熱邪、血虛、蟲淫等為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療以疏風祛濕、清熱解毒、養血潤燥、活血化瘀為原則,以達到驅邪扶正止癢之功效。
3.物理性變應性有哪些典型癥狀
最普通的主訴是瘙癢和外觀難看,冷敏感性通常引起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最典型的是兩者在接觸寒冷后,以及在游泳當時或之后發展起來,最嚴重的可發生支氣管哮喘甚或組胺介導的休克,以致病人淹溺,日光曝曬可引起蕁麻疹或慢性皮膚多行疹,蕁麻疹也可由長時間振動刺激(家族性),接觸水(水源性)后引起,并可對壓力發生速發或遲發反應(4~6小時,偶爾達24小時),原卟啉癥應考慮到。
4.物理性變應性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冬季物理性變應性還請減少洗澡次數,如若每天洗澡,建議用溫水作短時間沖洗,避免長時間高水溫沖洗。平時應多飲水,補充肌體和皮膚的水分喪失,并適當地補充含維生素A、E的食物,如胡蘿卜、卷心菜、花生、芝麻等。另外,也可選用甘油、凡士林、橄欖油等滋潤性較強的護膚產品,鎖住皮膚表面水分,緩解干燥瘙癢。積極鍛煉身體。增強自己的體質。減少本病的發生。
5.物理性變應性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皮膚劃痕癥(搔刮或用力劃皮膚后會出現一種風團和紅暈反應)通常是特發性的,偶可為藥物蕁麻疹反應的第一個體征,膽堿能性蕁麻疹的皮損呈小的,劇癢的,分散的小風團,周圍有較大的紅斑區,用1:5000的乙酰膽堿作皮膚試驗可使1/3病人出現皮損,最可靠的試驗是令病人穿上不透氣的衣服進行體育鍛煉以刺激出汗從而激發癥狀。
6.物理性變應性病人的飲食宜忌
一、皮膚病食療方
1、紅柿肉末蒸豆腐
原料:西紅柿一個、瘦肉60克、土豆二個、豆腐一合。
調料:清油、食鹽、味精適量。
制法:先將其豆腐切成小塊在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放入大碗內,上面散上一點鹽;土豆切成絲狀投入沸水鍋焯一下,放入豆腐上面;瘦肉斬成肉末后放在土豆上面;再上面放入切成塊狀的西紅柿;再少許加一點鹽;用旺火蒸約10分種取出,放入味精拌一下,即可享用。
特點:此菜富含一定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味道清淡可口,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
2、素炒六樣
原料:芹菜、胡蘿卜、香干、菠菜、黃瓜、花菜各適量。
調料:清油、食鹽、味精各少許。
制法:將上述原料分別切成寸段或片狀;再將芹菜、香干、菠菜和花菜分別投入沸水鍋中焯水后備用。炒鍋放油燒熱,先投入胡蘿卜片多炒幾下,再加入黃瓜和其它主料同炒,加入食鹽和少許清水,用旺火滾幾滾,加入味精出鍋。
特點:色澤鮮艷,口味清淡,營養豐富,對皮膚病患者的康復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注意事項:皮膚病患者應不喝酒與有興奮作用的飲料,以及不吃具有刺激性的辣椒、蔥、姜、蒜香料等物,這些食物往往易刺激感覺神經裝置,易加。
二、皮膚病吃哪些對身體好:
1、凡與營養缺乏有關的皮膚病患者,一定要補充所缺乏的營養物質,如以皮炎、消化道及神經精神癥狀為主要表現的糙皮病患者,一定要給予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蛋、奶、肉、豆、花生,多吃水果蔬菜及雜糧。
2、可多食清熱解毒的食物,如綠豆、馬齒莧等。
三、皮膚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各種皮膚濕疹或類似的皮膚病人,宜吃清爽清淡的素食,宜多吃常吃具有清利濕熱作用的食物。而且還要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忌吃酸澀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性屬溫熱助火食物,忌吃油潤的動物脂肪、海腥魚類食物,忌吃油煎炒炸、炙焯香燥熏烤的食物,忌吃煙與酒。
1、實踐證明,皮膚病“忌口”確有預防和治療價值。一般而論,不管是感染性的還是非感染性的皮膚病,只要皮膚上有炎癥病變或瘙癢癥狀,為了減輕發炎和癢感,均應禁吃和少吃魚、蝦等海味及雞蛋、腌臘味、動物油、蠶豆、豌豆、筍類及其罐頭食品等。
2、脂溢性皮炎表現為頭皮刺癢、鱗屑多、面頰、耳后及背后等處常有油性皮屑,其發病與皮脂分泌過多、消化不良和維生素缺乏有密切關系。因此,病人的飲食應該禁忌肥肉、奶油等高脂肪食物,少吃酒、辣椒和糖果,多吃新鮮蔬菜。
3、瘙癢癥多見于老年和體質虛弱者,常見皮膚劇烈瘙癢感、干燥,而皮膚表面并無疹子出現,中醫認為這是“血虛生風”所致。因此在飲食方面應盡量避免辛辣和含有香料的刺激性食物,對煙、酒、濃茶、咖啡等應禁忌。
4、蕁麻疹俗稱風疹塊,表現為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或瓷白色疹塊,常突然出現,又迅速消退,可反復發作,瘙癢難忍。除了應避免冷、熱、日光的刺激,防止蚊、虱、毛蟲叮咬以及蕁麻、漆樹等接觸外,還應忌吃魚、蝦、蟹、牛奶、蛋、酒、楊梅等容易導致人體過敏的食品。
7.西醫治療物理性變應性的常規方法
為緩解癢感,應服用鎮靜作用的抗組胺藥(苯海拉明50mg,每日4次;賽庚啶4~8mg,每日4次對寒冷蕁麻疹最有效).膽堿能性蕁麻疹首選羥嗪25~100mg口服,每日4次;用耐受量抗膽堿能藥無效.對有嚴重日光皮疹而無蕁麻疹的病人,需每天口服強的松30~40mg,以縮短臨床病程;劑量隨病人好轉而漸減。